【资料图】
(伊春日报讯 于晨 记者 李平)春光不负,农时不误。近日,记者来到友好区爱国村,放眼望去,平整广阔的田地里,有的扣了大棚,有的铺了地膜、有的施了粪肥,新铺设的沙石路贯通田间,方便农机和村民生产通行。
随着气温回暖,春耕备耕也进入关键时期。为确保全年丰产丰收,深入推进“工作落实年”活动取得实效,友好区奏响春耕备耕“交响曲”,多措并举抓落实,紧锣密鼓开展备耕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据了解,今年该区计划播种面积约14.7万亩,其中大豆面积约12.5万亩,玉米面积约5159亩。
爱国村第一书记杨铎向记者介绍,“爱国村有耕地1609亩,蔬菜大棚80栋,除了300亩种植大地蔬菜和棚室蔬菜,其余的耕地都以种植大豆为主,目前种子和化肥都已备足,农机全部检修完毕,技术人员也为村民作了指导,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大豆和粮食生产。”
在村委会主任尤俊喜家的库房里,记者看到购买的化肥、种子一袋袋堆放整齐。据了解,为让村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该区相关部门开展农资打假行动8次,签订《农资诚信经营承诺书》32份,监督经营商户诚信经营,保障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据悉,今年友好区计划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分别是625吨、2017吨、37吨、32吨。目前,全区备春耕生产计划投入资金2400万元已全部到位。
根据气候特点和实际情况,友好区科学合理地安排春耕作业时间。全区计划4月20日开始旱田倒地整地,5月7日左右陆续开始播种玉米,5月10日左右陆续开始播种大豆,5月20日陆续开始水稻插秧。现在已完成农机具检修保养200台,技术人员现场指导4次,确保5月底粮食播种工作全部顺利完成。
沿着沙石路就来到了爱国村蔬菜种植大棚,村民们正在棚里移栽秧苗,绿油油的菜秧伴随着泥土的芬芳,苗齐苗壮、长势喜人,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现在正是备耕的关键时节,我们移苗生产也已经开始,目前主要是从温室往大棚里移栽菜苗,有黄瓜、西红柿、白菜、豆角、芹菜苗等,到了5月中旬,这些有机蔬菜就能陆续上市了。一个大棚一年能收入10000到12000元。”村民于向阳高兴地告诉记者。
记者来到曙光村看到,村民正在忙碌地粉碎玉米秸秆,村党支部书记刘强龙告诉记者,曙光村以种植大豆和玉米为主,这些粉碎的秸秆要作为饲料或者作为肥料进行秸秆翻埋,全村现已做好了春耕各项准备。
“今年友好区的粮食及大豆生产任务比去年增长了15%。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压实大豆及粮食生产目标,现在我区能够全部完成种植任务,坚决打好‘稳粮扩豆’攻坚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压实属地责任,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鹤介绍。
在青山村,记者了解到这个村除了大地种植,还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村委会主任谷凤军带着记者来到了温室大棚草莓采摘园,一排排畦垄上覆盖着葱绿的草莓秧,白里透红的草莓簇簇悬挂着,阵阵草莓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垂涎欲滴。马上进入采摘期,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家长带着孩子来采摘,体验农村生活、品尝新鲜果实,享受“莓”好时光,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据了解,今年春耕备耕以来,友好区立足本地农业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抓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切实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为春耕生产和粮食丰收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