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行业
  • 财经
  • 综合
  • 热点
  • 科技
  • 商业
  • 要闻
  • 观点
  • 经济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健康
  • 生活
  • 国际
  • 国内
  • 教育
logo
  • 经济 >
  • 正文

疫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业形势如何?发改委最新回应

2023-01-18 21:48:47 来源:证券时报

国家发改委1月18日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就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运行形势、投资对优化供给的关键引导作用、接下来的就业形势等热点、重点问题作出回应。


(资料图片)

疫后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增长最大推动力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指出,去年我国经济运行“总量增、质量升、韧性强、走势好”。看中国经济形势,既要看“形”,更要看“势”。

“回首去年,四个季度经济增速虽有波动,但总体走势回稳向好。展望今年,随着各地疫情高峰过去,生活中的‘烟火气’正在迅速回归,生产秩序正在逐步恢复,近期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领域快速回暖,国内外各方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明显增强。”金贤东认为,从各地两会情况看,31个省区市中,有29个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甚至更高。不少国际组织和机构近期纷纷上调我国经济增速预期值,普遍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5%左右甚至更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在世界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疫后的中国将成为今年全球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GDP为1210207亿元,突破120万亿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GDP总量约为18.0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表示,回顾抗疫这三年,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2.2%,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增长8.4%,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8.6%;2020-2022年三年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2%左右的平均水平,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展望今年的经济形势,袁达认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影响加深,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不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

一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中国经济体量已超过120万亿元,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

二是市场潜力加快释放。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成效显现,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逐步恢复,势必拉动经济增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补短板投资力度持续加大,有效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

三是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效应逐步显现,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加大,社会预期逐步改善,发展信心稳步增强,市场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要动力源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四是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各有关方面加快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出台实施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设备更新改造、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效应将在今年继续显现,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发力,各类政策协同配合,将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总的来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袁达说。

投资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

过去一年,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9个,总投资1.48万亿元,其中审批79个、核准30个,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等行业。相较2021 年,这一数据有较大提升:2021年,发改委全年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7754亿元。

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指出,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1%,较2021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

“去年投资实现5.1%的增长,实属来之不易,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两端持续发力,分别增长9.4%和9.1%,整体投资在实现稳定增长的同时,投资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具体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再创年内新高。2022年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较1—11月提高0.5个百分点,较2021年提高9个百分点,实现增速连续8个月回升。

罗国三指出,短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对扩大国内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具有重要作用;长期来看,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为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快于全部投资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27.6%,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7.2%。罗国三表示,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体现出投资结构正在持续优化调整,能够促进制造业产业不断深化升级,对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均呈现出快速、显著增长的态势。罗国三认为,社会民生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带动社会民生领域项目建设,能够有效改善民生福祉,推动解决一些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安全感。

罗国三指出,从拟建项目投资额等指标看,今年及以后的投资增长还存在较大潜力。2022年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增长20.2%。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完成审核备手续的拟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长24.7%,较上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下半年拟建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较上半年增长31.3%。

春节前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近日指出,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9.4%,增速连续8个月加快,比上年大幅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6%,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1%,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3%。

其中,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2022年取得显著成效。金贤东介绍,去年信息基础网络加速完善,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30万个,同时,融合基础设施加速升级,创新基础设施前瞻布局,批复立项先进光源等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金贤东透露,2023年,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加大相关领域投入。国家层面来看,春节前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将显著加大对中西部偏远地区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地方层面,则将支持各地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建设债券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拓宽支持领域和适用范围,支持地方在公共技术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搭建平台,为经济转型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条件。企业层面,发改委将综合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措施,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针对融合基础设施中的新兴投资领域,探索通过发布投资指引等方式,强化政策解读,引导产融对接,提高投资效益。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罗国三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围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释放投资潜力,充分发挥各项投资政策组合作用,提升投资效能,加大重大项目储备,全面改善投资环境,从而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优化供给的关键引导作用。

就业形势有望持续改善端牢饭碗有信心有底气

对于去年的就业形势,金贤东介绍,2022年,全国城镇实现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5.5%,基本符合预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青年失业率自7月起逐步下降,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加快落实,稳经济稳就业各项举措持续发力显效,经济逐步恢复、企业加快纾困将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形势有望持续改善。”金贤东表示。

此外,对于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金贤东认为,总体上看,国内粮食安全形势整体较好,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价格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为2022年CPI保持在较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来看,2022年全国粮食产量68653万吨,比上年增加368万吨,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为粮食保供稳价奠定了扎实基础。粮食收购平稳有序,粮食供应总体充足,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金贤东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国内粮食市场平稳运行仍将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有基础,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ij7}

    为您推荐

  • 疫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业形势如何?发改委最新回应

    国家发改委1月18日召开1月新闻发布会,就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运行形势、投资对优化供给的关键引导作用、接下来的就业形势等热点、重点问题作
  • 精彩看点:宣泰医药:公司2个产品首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证券时报e公司讯,宣泰医药(688247)1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2个产品——泊沙康唑肠溶片、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II)通过了医保谈判,首次被纳入国家
  • 张伯礼院士领衔成立市级专家组 为疑难危重症患者会诊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12月以来,由张伯礼院士领衔成立市级专家组,发挥中医药优势,给疑难危重症患者会诊。  在1
  • 天天速读:工信部:2022年我国工业经济回稳向好 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达1.2万亿元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2022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
  • 每日关注!天津精准分级 提升新冠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各大医院合理配备重症医护力量,建设可转换的重症监护单元,保证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
  • 天天热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快递物流运行通畅,建设工地抢抓进度,消费市场持续回暖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各地复工复产步伐持续加快,
  • 世界观焦点:国家医保局重要发布→

    今天(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和新版目录,其中包含两款新冠用药、七款罕见病用药。11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本次调整主要
  • 【天天速看料】农业农村部: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农业农村部: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据农民日报消息,1月18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农办主任,农
  • 冰川网络:2022年预盈1.24亿至1.68亿元 同比扭亏

    冰川网络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净利1 24亿元-1 68亿元,上年同期公司亏损6307 37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卡牌类游戏产品持续突破,充值流水、
  •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春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3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2023年1月17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春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3期)。据通告,为保障新春佳节
  • 世界热消息:春节临近铁路迎来客流高峰 日均增1万人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临近春节,这几天,踏上返乡路的人是越来越多。铁路春运将迎来高峰日,预计18日、19日两天,
  • 跟随镜头逛大集 大集年味浓 引八方来客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乡镇大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有跟年俗节庆相关的各种物件儿,一应俱全,只要是进了集,保准
  • 赏美景、品美食 2023名京冀游客畅游津城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春节临近,跨省游即将迎来出游高峰。18日上午,2023名来自北京和河北的首发团的游客来到天津
  • 天天实时:发改委:2023年将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在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
  • 要闻速递:2022年四季度全国这100个职业“最缺工”

    【2022年四季度全国这100个职业“最缺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8日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汽车生
  • 焦点速递!大批销售终端闭店 威马借上市自救 沈晖: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威马汽车近期过得并不如意。1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时发现,威马汽车北京地区五方桥店已经人去楼空。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一位威马
  • 全球快看:渤海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自然情况说明1 学校全称:渤海大学2 办学地点及校址:渤海大学松山校区(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科技路19号)3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 当前讯息: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及戏剧影视文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考试温馨提示

    山西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及戏剧影视文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考试时间此前已做调整。现温馨提
  • “儿童退热安心行动”落地东莞 线上下单可为孩子购买退热药

    春节假期临近,东莞节前重点药品和防疫物资的稳定供给情况备受关注。继上月底联合电商平台搭建防疫药物精准投放紧缺药品之后,东莞国药联合美
  • 深圳拟调整保障性住房体系 共有产权住房封闭流转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司法局就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以及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日前联合发布四个征求意见
  • 个股活跃度趋强 涨跌比大幅改善

    今天看盘及操作情况:隔夜美股恢复交易,涨跌互现。道指受高盛大跌拖累收跌1 14%,标普微跌,纳指微涨,则是拜特斯拉大涨所赐。热门中概股普跌
  • 环球观天下!套路多多 购房纠纷如何“有效维权”?

    近期,中央层面多部门发文定调房地产市场,并作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一系列部署,进一步提振了房地
  •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6周环比持平

    秦皇岛煤炭网1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734元 吨,连续6周环比持平。该网分析认为,春节前最后一周,煤炭购销活动大幅缩减
  • 今日热议:不足半月两款国产ECMO获批 航天技术转化 费用能下降吗

    不足半月,已有两款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1月17日消息,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采用附条件批准方式,应急批准了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 世界快报:【同业存单新发公告】23上海华瑞银行CD042今日发布发行公告

    23上海华瑞银行CD042发布发行公告
  • 每日播报!2023年统一高考外语科目考试(1月份)和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成绩即将公布

    2023年统一高考外语科目考试(1月份)和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成绩即将公布,请考生注意以下时间安排:一、网上成绩查询1月20日(星期五)14:
  • 每日简讯:地方国资入主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考量

    从2019年前后多地国资纾困民营上市公司高比例股权质押开始,地方国资入主A股公司的运作已绵延多年,期间地方国资与时俱进,投资思路也在悄然演
  • “留在上海尽一份力” 错峰回家也一样!“春节留沪司机获”暖心大礼包“

    “东方网记者程琦1月18日报道:今年春节不回老家了,留在上海继续工作。”2023年的春节,是“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春佳节,节前返乡是打车出行
  • 天天头条:恢复净买入!去年12月境外机构净买入人民币债券约600亿元

    境外机构投资者恢复对人民币债券的净买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1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 39万亿元,
  • 天天报道:拱北海关去年查办各类走私违法案件逾1.1万起 案值83.5亿元

    拱北海关去年共查办各类走私违法案件11209起,案值83 5亿元。其中,该关缉私部门刑事立案400起,案值69 2亿元,均居全国海关前列。2022年,该

相关推荐

  • 疫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业形势如何
  • 精彩看点:宣泰医药:公司2个产品首
  • 张伯礼院士领衔成立市级专家组 为
  • 天天速读:工信部:2022年我国工业
  • 每日关注!天津精准分级 提升新冠重
  • 天天热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 世界观焦点:国家医保局重要发布→
  • 【天天速看料】农业农村部:稳步推
  • 冰川网络:2022年预盈1.24亿至1.68
  •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春节食品

阅读排行

  • 深圳社保在公众号可以办理吗?深圳社保线上办理流程
  • 农村户口可以缴纳灵活就业社保有什么要求?灵活就业社保缴纳方式有几种?
  • 魅力和平系列Vlog之:一起来逛和平花市吧
  • 环球看热讯: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治理 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 环球头条:萌兔乐园带你扬眉“兔”气
  • 农家院里肉香飘散年味足
  •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
  • 当前看点!发改委:2023年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 焦点!国内商品期货多数收涨 燃料油涨超5%
  • 【世界新要闻】菊乐股份:拟冲刺深交所IPO上市 预计投入募资13.63亿元

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中国北京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3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