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来,温度不断升高
驾车途中更加容易产生疲劳感
高温天气,谨防疲劳驾驶
(相关资料图)
迷迷糊糊很有可能换来事故!
6月7日,莆炎高速江西永丰境内。上午10:40分许,李某驾车在快车道行驶时,车辆忽然失控撞上中央护栏,随即旋转翻滚了快两圈并侧滑100多米才停下。车上是驾驶人李某一家老小,全都系了安全带,未造成人员伤亡。
经调查,李某前一天晚上没休息好,加之天儿热,开车时犯困打了个盹,因而酿成事故。
当困意来袭时
很多驾驶人都会抱着一种
“坚持开一会儿也没事”的侥幸心理
殊不知在这“一会儿”
就会发生交通事故
↓↓↓
高速公路上疲劳驾车,引擎盖瞬间被掀翻。
疲劳“硬撑”引发事故,行车记录仪还原惊险一幕。
疲劳状态下,驾驶人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迟缓或有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思考不周全等现象,人的注意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会随之下降,容易导致操作不及时、不准确。当疲劳程度严重时,驾驶人甚至可能短暂睡着,完全失去对车辆的控制,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缓解疲劳驾驶的方法
❖驾驶人连续驾驶不能超过4个小时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驾驶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应当到就近服务区休息,期间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不得少于20分钟。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更易疲劳,驾驶车辆最好每隔2-3小时要停车休息。
❖ 行车途中最好开窗通风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道路环境单一、交通干扰少,驾驶人很容易困倦瞌睡,出现“高速公路催眠现象”。此时,驾驶人最好开窗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保持精力集中不犯困。
❖ 找安全地点休息
当实在困得不行的时候,找个地方停车小睡片刻是解困最有效的方法了,当然停车的地方一定要是安全而且是合法的。如果需要长途持续驾驶的话,白天每隔4小时、晚上每隔2小时就要休息20分钟,这是避免开车时候犯困最有效的方法。
交警提示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容易疲劳。驾驶人日常要保证充分睡眠,长途出行前尤其要充分休息,并注意在途中参考“逢三进一”原则及时到服务区休息调整。同时车上人员要全部系好安全带。
案例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