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报10月13日讯(记者肖卫香)近日,海口市融爱教育幼儿园与海口市秀英区特殊教育学校相继启动招生工作并开学,为更多特殊儿童提供精准教育服务,标志着海口市作为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欢迎入园!”10月9日上午,在位于秀英区金福路的海口市融爱教育幼儿园内,教师们迎来首批22名幼儿入园报到。现场,孩子们在家长、老师的陪同下参观园区,适应崭新的校园生活。该园相关负责人何琳丹介绍,园内将开展融合教育实践,通过特需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共同学习,帮助特需幼儿适应社会,也培养普通幼儿的包容品格。与此同时,该园还将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为全省融合教育发展积累经验。
位于秀英区博养村博养小学的秀英区特殊教育学校也于近日启动招生。根据招生方案,该校计划在2025年秋季招收小学一年级2个班,每班10人。10月12日,该校已组织意向儿童完成报名和评估,后续将通知符合条件的儿童开展体检等事项,预计下周正式上课。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实现特殊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职业教育)学校的全覆盖。近日开学的海口市融爱教育幼儿园、秀英区特殊教育学校,与此前已有的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龙华区特殊教育学校、琼山区特殊教育学校、美兰区特殊教育学校,以及今年6月揭牌的海南(海口)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同构建起更完善的全市特殊教育办学新格局。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还将重点推进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运用AI评估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构建“一生一策”成长档案,并推动建立学校、机构与家庭协同育人网络,为特殊学生提供更精准的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