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国际碳博会在 " 四叶草 "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热力登场," 碳中和 " 一词以可感知、可触摸的生动样貌来到你我身边。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 10%,碳中和任务艰巨。与此同时,高能耗的汽车产业作为减碳的重点领域和科技集大成者,正不断从新能源、新技术等方面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资料图】
一体化的能源解决方案、零碳的汽车工厂、面向未来的 " 智绿座舱 " …… " 四叶草 " 内,得以窥见未来 " 低碳交通 " 的点滴细节,这背后是国内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等共同协作、加快碳中和步伐,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减少碳足迹,共赴净零未来。
减碳贯穿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展现低碳的硬核实力,中国汽车龙头上汽集团旗下智己、飞凡、荣威、MG、大通品牌的多款自主新能源车,以及 800V 高性能绿芯电驱系统、捷氢启源 P4H 燃料电池系统、捷氢启源 M4H 燃料电池电堆等多款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组团亮相碳博会。
上汽集团长期坚持纯电、混动、燃料电池 3 条技术路线推进,不断壮大自主研发团队。根据新近发布的 " 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到 2025 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将达到 350 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 70%。
小到一个汽车座椅、一块车身门饰板都在努力保护地球。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佛瑞亚的展台上,记者体验了一把 " 智绿座舱 ":以菠萝叶纤维替代真皮的汽车内饰,与动物皮革相比可减重 25%、减少 98% 碳排放;天然麻纤维制作的门饰板量产已有 10 多年,广泛应用于沃尔沃等汽车品牌上;电子后视镜在行车更安全的同时显著降低风阻,可以降低 1.6% 的油耗,每公里可减少 4.6 克碳排放;座椅两侧由 PET 材料回收制成的热辐射板,相比开空调和座椅加热的舒适度更高、能耗更少……
" 汽车产业链长且复杂,在‘双碳’大背景下,当主机厂越来越关注碳中和,下游零部件企业也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将很快失去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 佛吉亚亚洲区战略与发展副总裁李京诚告诉记者,佛吉亚在座椅、内饰、汽车电子、绿动智行 4 个核心业务板块全面布局减碳的创新解决方案,去年还成立了一家新材料公司迈极瑞,专门从事研发、生产可持续材料,与现有碳基材料相比可降低 85% 的碳排放。" 迈极瑞已开发出多种商业化的材料和表皮面料,菠萝叶纤维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已进入试制阶段,计划于 2024 年投放市场。"
在佛吉亚,减碳目标贯穿产品设计、原材料和未来循环经济的全过程。去年,佛吉亚合并海拉成立的佛瑞亚集团官宣了碳中和战略的 3 个阶段性目标:2025 年,实现企业内部排放碳中和;2030 年,产业链上下游降低 45% 的碳排放;自 2045 年起,实现所有范围的碳中和。
不止于车,全方位探索可持续能源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动车,参展企业特斯拉大手笔布局,在现场展示了从清洁能源生产、能源存储到交通运输等全链条的可持续能源产品和服务。
在汽车生产制造环节,上海超级工厂获评国家级 " 绿色工厂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上海工厂生产产生的废物回收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单车制造过程中减少 30% 温室气体排放、用水量减少 15%。
在储能产品方面,前不久落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也在现场首次 " 秀 " 出商用储能电池 Megapack 模型。据悉,每台 Megapack 机组可以存储超过 3 兆瓦时的能量,可满足 3600 户家庭一小时的用电需求,而该超级工厂生产的 Megapack 将向全球市场供货。
家庭产品方面,光伏屋顶利用太阳能系统为家庭供电,相较传统产品的成本可降低 10% 到 15%。家用电池 Powerwall 既可用于太阳能屋顶的储能,也能提供家庭用电和电动汽车充电,与发电机相比,它无需保养、不耗油,也不会产生噪音。
特斯拉正逐步构建完善的 " 光—储—充—车 " 能源生态系统,到 2030 年,特斯拉将实现每年销售 2000 万辆电动车,每年部署 1500GWh 储能设备。特斯拉还提出到 2050 年前实现能源 100% 可持续的目标。
作者:周渊
编辑:施薇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