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点击打开“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公益团队志愿者的共享文档,上面仔细记录着西藏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13名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一个同学的名字旁一一标注了结对志愿者的姓名……近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公益团队为西藏学生定制了为期两周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并开展一对一的公益课程。这支大学生公益团队通过线上教育搭建起了一座“沪藏桥”,为西藏学生带去希望和梦想。
“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公益项目多年来一直积极发展,创立了“爱心+”模式,通过红色班会等活动将上海和西藏的大中小学生联系在一起,并积极动员企业的参与。该项目不仅改善了当地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提供了学习帮扶和视野开拓等教育支持。
自今年7月20日以来,“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团队根据13名学生的学科补习需求,开展了一对一帮扶计划,初步搭建了沪藏“桥计划”互助交流平台。团队成员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并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推动两地师生之间的深化学习互鉴和交流互动,推动智力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另外,团队成员还充当起藏族儿童的“语文老师”,帮助他们迅速熟悉汉语的读写。
朱一菲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一名志愿者,她参与了此次活动并担任一名学生的家教。朱一菲表示:“这是我第一次家教经历。在课堂上,我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并教她如何规范地进行答题。尽管是线上教学,我能感受到她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她的学生巴珍是西藏定日县第二初级中学的八年级学生。
此次“桥计划”源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情暖西藏·点亮梦想”公益团队中的三名西藏生源大学生——沈佳澄、拉巴卓玛、罗布措姆。他们在今年6月实地调研,发现位于海拔4700米的琼果乡小学部分学科教育十分薄弱,“学校老师特别稀缺,很多老师也都是一个人身兼数职,教授多门课程。”社会实践团队的调研反馈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在进行了一个月的准备后,他们同团队开展起这次智力援藏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解决西藏孩子们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贡献力量。
未来,“情暖西藏·点亮梦想”项目仍将持续关注藏族地区儿童的发展,还计划向全校招募更多志愿者。团队还将从“五育并举”的角度,对接上海音乐协会等专业组织,全方位给藏族地区儿童带去生活上、学习上的支持与援助,为大学生和各组织的志愿者提供红色文化学习、志愿服务的机会。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