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金融资金提供大力支撑保障。5月30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获悉,2023年一季度,广西农担公司新增担保贷款28.32亿元,累计提供担保贷款285.06亿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2万户,财政支农政策效应不断放大。
据悉,自治区财政厅创新财政和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农业领域。一方面,“引资入农”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一季度,广西农担公司新增担保贷款28.32亿元,累计提供担保贷款285.06亿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2万户,资本金放大5.3倍。另一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精准有效。2023年一季度,全区农业保险保费规模16.18亿元,同比增长36.8%,保费增速排全国第11位,保费规模排全国第9位,累计为87.38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74.45亿元,累计向35.3万户次受灾农户支付赔款1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3%、34.2%。
广西自然灾害频发,叠加农业融资有效抵押物不足、效益低、风险大等因素制约,农业信贷供给不足,制约了广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转变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依托政策性担保和政策性保险构建“政银担保企”多方位合作模式,指导广西农担公司先后与11个设区市政府、8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50家重点龙头企业签订“总对总”合作协议。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农担公司授信超过1000亿元,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金额超过67亿元。同时,有效对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融资需求。2023年一季度,为全区各重点帮扶县提供担保贷款8.72亿元,脱贫县业务覆盖率达100%,已累计提供担保贷款107.09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10万户农户实现增收。
此外,广西还围绕重点核心企业、地方特色产业、专业市场构建财金服务县域产融发展体系。2023年一季度,政策性农担机构新增服务优势特色产业经营主体1.01万户,撬动近38亿元金融资源重点支持大米、糖业、林木、生猪、水产、果蔬等优势特色农业发展。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韩沛
编辑 | 李雅晴
校对 | 李冬莉
审核 | 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