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那机油就是汽车的血液了,它保护着发动机的运转正常,选对了机油能让发动机工况更好,驾驶感受也更好。那么对于机油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我的核心观点也简单,就是粘度对了,再对着厂商标准选机油,是最稳妥的办法。比如霍尼韦尔机油这种就错不了。
(资料图)
与其费心选好机油,不如选个好“基友”。交友有方的话,像我,某虎内部有哥们,所以计划就是打友情牌蹭免费,性价比直接达到正无穷,都朋友,小保养还好意思跟我要钱吗?
好吧,我明白是他职位不够高,没有权限给我免单,我选择原谅他……
一、霍尼韦尔机油,是何方神圣?虽说蹭不到免费,但这厮的推荐貌似还不错(主要是价格真的哇塞),就是要我自己掏腰包的话,那作为一名精明的消费者,还是得了解了解产品。
之前我还真没听过霍尼韦尔品牌的机油,但我倒是有听过北美那边的Prestone倍力通机油,就是属于霍尼韦尔旗下的,估计是打算进军中国市场的时候,觉得霍尼韦尔这个品牌会更有群众基础一点吧。
的确,霍尼韦尔这超大型集团,虽说业务领域大多数与一般消费者没有直接关联,但耐不住涉猎范围太广,从航空航天到家居安保都有它的身影,所以大多数人总会听过这个名字。在汽车工业方面,除了刚才提到的机油业务有用过其他品牌参与,其实霍尼韦尔也做很多核心零部件的供应,比如,比如涡轮增压器(而且连牛X轰轰的汽油机用可变截面涡轮都能量产那种,果然多年浸淫工业级/军用燃气轮机/航发是有用的),所以像我们从事汽车行业的就更熟悉这个品牌名了。
△最近,大众刚刚为中国市场的大量换装EA211 EVO发动机,就采用了霍尼韦尔增压器,实现更强动力、更低油耗的目标。
至于哥们推荐的机油H7,在目前霍尼韦尔旗下在售的产品中算中端,不过中端油也标称全合成了(fully synthetic),按我这回下单的价格(4L装209,1L装59)来看,如果换其他大品牌那还真是挺难做到真正意义全合成的,所以敏感的我忍不住靠自己渠道找到了这款产品的理化参数来瞜一眼。
100℃运动粘度
40℃运动粘度
粘度指数
倾点
-30℃低温剪切粘度
150℃高温剪切粘度
蒸发损失
总碱值
11.04
59.24
172
-48
4720
3.34
8.7%
7.9
-48℃的倾点,150℃下HTHS(高温剪切粘度)150℃时3.34,粘度指数182,蒸发损失8.7%,基本上较高级别(三类或以上)基础油没跑了,配方里可能还有不小分量的四类或以上,反正对得起全合成标识。
另外,总碱值7.9,考虑到目前都普及了国VIB汽油,所以抗老化应该还是不错的,够我熬出10000km以上的换油周期(省钱最重要)。
看来这个活动价是真·活动价,这理化指标4L装按目前市场行情卖250到300是没问题的,再次印证选好机油还得靠好基友。
回过头来说一嘴,前面提到过霍尼韦尔业务包括了从汽车到工业用甚至军用的各式涡轮机,算得上是对润滑要求最苛刻的玩意了,而据我所知霍尼韦尔的业务是有涵盖这些机械的润滑方案的,所以来到要求低得多的民用车发动机润滑上,其实也不需要过多怀疑。
二、果断下单,到店安装在途虎的过程还是非常愉快的,主要突出一个“快”字。
网点多家门口总有一家,提前预约的话到店不排队,包来回车程1个小时完事。这家店我也光顾好几次了,之前除了类似的大小保养外,10万公里左右迈锐宝进排气侧的VVT电磁阀先后失效,也是在这修的,当时可以说是印象深刻,作为一家不限服务品牌的修理厂,配货速度堪比4S,车子从到店读故障码确诊到换好交车也是一个小时左右,仓储体系与地方绑定的深度超出我预期啊。
三、回到正题讲讲:机油到底怎么选?厂商标准是最重要的说了半天好像也是在写自己经历,没认真回答问题,那就回归正题。
其实选机油不难,找好几个指标,对照自己车辆的要求(说明书上一定有明确列出),只要符合就可以出手了。
最基本的指标是粘度,现在市售的机油,基本都是同时标注冷热两种粘度指数,格式为XWXX,W意思是winter,冬天,W之前指的是低温粘度(流动性),可以理解为可满足冷启动需求的最低环境温度下限,这个数字越低,能适应的温度的就越低,北方用户可以选择0WXX的机油,而南方用户其实5WXX就完全够用了。至于W之后的数字,则是指热车状态下机油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这个完全是看发动机设计需求了。不过其实目前几乎所有车型都是对高低温粘度都有明确要求的,照着来选就行,比如我的迈锐宝,指定是要5W30的机油。
除了粘度外,还有一个可以看成是机油“等级”的指标需要看,但这个指标按照区域不同目前是有两套不同体系的,分别是欧洲的ACEA和北美的API,你看到机油包装上的“A几/B几”或者“C几”,就是ACEA标准的评级,而SN、SM、SP等就是API标准评级,有时候一种机油会同时标准ACEA和API的评级,反正根据说明书指示,购买符合标准的机油就可以了。
上述两套指标,是属于不同体系的指标,购买时注意得挑选同时满足粘度和等级要求的机油产品,才属于选到了合适自己车辆的油品,说实话,对一般消费者来说还是挺复杂的。但我这里有一个不传之秘,可以非常简单解决选油问题,今天直接告诉大家,那就是看厂家的认证标准。
比如这次我哥们给我推荐的时候,特意强调了霍尼韦尔H7是一款带通用DEXOS1 Gen3认证的机油,其中DEXOS1是通用汽油车润滑油标准的名称,而Gen3则是指第三代,其实意思就是告诉我,啥指标我都不用看了,它一定合适我的车。同样的道理,我另一台车奥迪S4,也是明确标注了VW508的机油认证标准,意思就是只要我买带有VW508认证的油品,其他所有指标不用看,放心加注就行了,而霍尼韦尔的V9系列,也都拿到了VW508的认证,下次我的S4也可以换。
这其实就是厂商为了方便第三方维修服务提供商以及车主而设的一套认证体系,几乎所有厂家都有,这套体系包含了上面提到的粘度和等级指标,甚至还带有大量专属化定制指标,所有润滑油厂家要获得认证,是需要给样品到车厂做实验看是否达标的,意思是机油的品质已经有车厂帮咱们检验过了,因此选择符合认证的油品,加注后可以发挥出发动机的全部性能,同时提供最理想的保护。
可不要忽视厂商标准的重要性。
四、这次换上符合厂商标准的霍尼韦尔机油,主要的感受是:动力更灵敏、运转更平顺上一次保养因为种种原因,我并没有选择带有DEXOS1认证的机油(这也是符合说明书要求的,只要粘度合适,级别达到API SN或以上,也是可以使用,只是性能或许有折损),整体感觉就是噪声更大而且寿命中后期衰退明显,因此这次换上带认证的油品,动力体验较换油前差别还是很大,可以说大过了过去每一次换油(毕竟除上次外,我每一缸油都是买带认证的),发动机噪声明显小了,而且主要削减掉的是高频,整体质感提升还是很容易被察觉。动力感受方面,其实挺难要求一辆老车靠一缸新机油就带来额外加成,这不符合科学,但收油门滑行的速度下降幅度是有显著降低,理论上意味着内部运行阻力也是有改善的,燃油经济性会略微的改善。另外,对这台自然吸气的迈锐宝来说,我认为霍尼韦尔机油最大的好处是——提供了更灵敏的油门响应,换油前后,同样的油门开度下,新机油的动力响应要来得更轻快些,这对老车是个福音。
反正这此选的油虽然是第一次用,但表现也符合甚至超出我预期了,再次印证厂商认证还是有用,认准这个,只要保证货源可靠没有赝品,基本怎么省钱怎么来就行。
今天汽我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了这么多何选择汽车机油的问题。听完我的简单介绍,对如何选择汽车机油有进一步的了解吗?希望边肖汽车的简介能对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