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战争之中,受到伤害最大的永远是平民。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这场军事冲突逐步演化成了军事阵营对抗的消耗战和持久战。由于战场主要集中在乌克兰国土境内,乌克兰民众如今的生活状态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今年年初,美国国际共和研究所曾对乌克兰非俄占区领土进行采访调研,结合这些数据,近日乌克兰能源专家安东·尼尔曼就在观察者网发表文章,对“后战争时代”的乌克兰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点评。
首先来说,和平谈判、重建家园是目前很多乌克兰人的共同心愿。然而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看,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持续拱火,俄乌冲突短期内没有停止的迹象,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对于重建祖国失去了信心。数据调查显示,作为主战场的乌克兰东部、南部地区,有近40%的民众表示乌克兰未来重建毫无希望。
俄乌冲突让乌克兰经济遭遇重创。特别是在丢失了东部地区等大量国土后,乌克兰的工业、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今年以来,俄乌矛盾持续激化,双方打击的目标已经不再局限于军事目标,而是延伸到了港口等重要基础设施,这让乌克兰的外贸经济伤筋动骨。尤其是在敖德萨等重要港口持续遭受打击后,乌克兰的粮食贸易周转困难,让政府收入锐减。而在战火中,乌克兰普通民众的生活更是越发困难。社会调查显示,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其家庭财务状况和战前相比严重恶化。
其中,乌克兰东部地区处于战火第一线,哈尔科夫、敖德萨、扎波罗热、第聂伯罗等州的乌克兰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很多家庭开始面临温饱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乌克兰政府对东、西部州的财政补贴政策有明显的区别待遇。位于乌克兰东部的多个州由于普遍属于“亲俄区”,获得财政补贴远低于西部各州,再加上受到战火影响,这些州的很多工厂企业被迫停工,大量人员失业也进一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对于很多乌克兰人来说,从早期的惊慌失措,到如今努力去适应战争状态,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如今的生活状态。因为俄乌双方尚未在更多大城市进行惨烈的巷战,乌克兰内陆很多城市秩序相对还比较稳定。不过,很多城市居民最大的感受就是城市公共部门的服务大不如前。尤其是在医疗、能源、公共卫生、交通等社会基础服务方面,大部分乌克兰民众都对政府部门表示不满。毕竟,在战争状态下,乌克兰政府的工作重心都在战场一线,此前积累的各种问题在战时持续爆发和发酵,自然引起民众的不满。
战争的爆发,也让乌克兰下一代的成长受到严重影响。社会调查显示,目前乌克兰境内只有西部和中部地区保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运转正常。相对来说,战火不断的东部和南部各州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全部停摆。
还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乌克兰俄乌区青少年教育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空窗期。因为乌东地区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受到军事冲突影响,乌克兰多个俄语州青少年自2020年起就无法正常接受课堂教育。数据显示,目前乌克兰境内俄语人口占比高达40%,而随着俄乌矛盾持续激化,全面西化的乌克兰政府还在全力推进“去俄化”,这将对乌克兰庞大的俄语人口带来重大影响。
此外,安东·尼尔曼在文章中还围绕中央与地区冲突、民众的生活分歧、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国外乌克兰难民生活状况、乌克兰未来重建前景等话题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俄乌冲突对乌克兰人带来的创伤和影响是难以评估的。事实上,对于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来说,俄乌和平谈判是众望所归的好事。然而从目前俄乌冲突的进展趋势来看,我们所憧憬的和平还非常遥远,属于乌克兰人的悲剧故事还没有结束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