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
(相关资料图)
vol.1518
仙游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村庄,实际上“卧虎藏龙”?
编辑:闻道 图:木痴
“仙游县游洋镇龙山村,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山村,实则“卧虎藏龙”。这里不仅有福建省最大的中草药标本展科普基地,还有古代西平王鏖战宋军的古战场,据说宋朝权臣蔡京的恩师,最后也归隐于龙山村?龙山村有那么神奇吗?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01
游洋镇龙山村,一个位于大山中的村庄。别看龙山村名气目前不大,走进村庄后才发现这里大有文章。
龙山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全省最大中药材标本展科普基地位于其中。
该基地于2021年被国家林草局评为“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共完成2000多种中药材标本制作。
不仅植物种类异常丰富,还涵盖了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等多种类群,其中超百分九十的中药材都取自于仙游本地,为真正意义上的“仙游百草园”。
此外,整个林场植被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为推动养老服务业,中医康复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林场前后投资1500万。
共种植白花大蓟、南天竹、黄精、无花果、金银花等10余种中草药材,研发出“福仙元叶”养生茶。
“总的来说,是一个中草药爱好者不可错过的好地方。”
02
此外,龙山村内还保存有一片极为罕见的油杉林。树林深藏于村庄内,被地势较高的楼房遮挡,寻常人难以发现。
如若有幸光顾,必然为拔地而起的油杉所震撼。毕竟这些古树最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中间古树经过考究,树龄更是接近千年,且保存完好,令人感慨万分。
遥想当初木材家居市场火热,利益所趋,深山老林中无数大树倒下,被运出山林,制作成为商品。而这些自身价值珍贵的古树却被保护下来,足以证明龙山村对于自然的环境的重视。这才使得古树长存,后人得以观赏见证。
也正是得益于“人与生态和谐共处”的理念,龙山村内一直保留有规模完整的古厝群。从高空视角俯视,村落建筑群面朝稻田水塘,背倚崇山茂林,暗含守阴抱阳之意,彰显了“山川毓秀,古韵悠悠”的山水人文底蕴。
龙山村古厝 作者:郑益鹃 图源:古邑游洋
03
“如此规模的古厝群,还有风水布局的细致考究,显然过去居住在龙山村的人身份一定不简单。”
事实上,龙山村还当真存在两段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林居裔起义概念图 图源:百度百科
其一是宋太平兴国三年,游洋人林居裔在家乡领导农民起义,自称西平王。莆仙山区农民纷纷参加起义军。宋太平兴国四年,林居裔率义军回师仙邑游洋,据险设寨固守。
林居裔与宋军的最后一战,便在这龙角山。尽管林居裔拼死抵抗,无奈双方兵力悬殊,最终不幸战败于此。林居裔兵败消息传出,其次子哑巴太子站在山巅大呼三声“父御敌于前方,子守营无力,天不佑我,先去唉!”
龙山太子殿 作者:张颖 图源:古邑游洋
言毕拔剑自杀身亡。后当地居民为感恩林君驻扎游洋期间秋毫不犯,爱护百姓,特地于龙角山建立太子殿,四季奉祀。
如今龙山太子殿依旧立于山峦之间,只是太子的故事已鲜有人知。
04
其二是龙山村乃是林迪家乡。林迪,字吉夫,生卒年不详(大约1054—1130),旧兴化县城内(今仙游县游洋镇游洋村衙门前,即凤山祠附近)人。
林迪一生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晚年归隐于仙游游洋惠洋(今龙山村),著诗文百卷,《咏唐史》一卷。卒年七十六,葬于双峰山中,但具体位置不详。
2022年双峰山发现疑似林迪之墓 图源:海峡都市报莆田新闻
关于林迪,民间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林迪是权臣蔡京的恩师,说林迪归隐龙山后,创办龙山书院。期间,蔡京和蔡卞为林迪的得意门生。不过后来有人考究,此为传说故事,林迪归隐山林期间,蔡京已是权臣,怎么可能在龙山学习,时间无法对上。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说法。有人考究过,其实权臣丞相蔡京的母亲是林迪的同姓族亲,为姑表关系。林迪归乡后,蔡京当政时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有接纳林迪调任京官之意。
权臣蔡京 图源:网络
可无奈林迪为人高洁,不肯与蔡京同流,于是委婉地告诉说客:“我与他并非同族,恐怕圆凿方枘,格格难入也。”蔡京听后心里虽然不快,却也一笑了之。众人皆笑话林迪愚蠢,直到蔡京倒台,大家才佩服林迪有先见之明。林迪的故事,也因此延续下去。
如今,龙山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村庄的竹编产业和本土特色书画发展焕发新生机。这些原本藏匿在山里的精彩历史故事,也逐渐被人提及。而这并非全部,在这片被称为“古战场”的土地上,一定还潜藏着更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等待着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