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十几年前,中国口腔医疗仍普遍存在“牙疼才看牙”的观念。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预防为目的走进诊所。背后,是无数医生与机构的努力推动。北京盖德口腔创始人黄懽博士,正是这一理念转变的重要实践者:他将国际先进的预防理念带回中国,推动数字化诊疗与口腔美学发展,并通过公益和医生平台,影响着整个行业。
初心:从国际视野到本土实践
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后,黄懽博士赴丹麦奥胡斯大学皇家牙科学院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他与团队创办北京盖德口腔,初衷只有一个:将国外“预防为主”的口腔健康理念带入中国,让更多人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口腔健康管理。
在欧美,口腔诊所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居民健康的“守护站”。定期检查、科学刷牙、使用牙线、半年洁牙一次,这些日常小事能让牙齿伴随一生。而十几年前的中国,人们普遍存在“牙疼才看牙”的观念差距。黄懽博士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改变这种局面。
公益:把健康带到更多人身边
在黄懽看来,医生的责任不仅是治病,更是让疾病不发生。
自2014年起,盖德口腔发起“教会100万人正确刷牙”公益科普项目,先后走进近900家企事业单位,影响了数十万家庭。巴氏刷牙法、牙线使用等知识,已经成为很多孩子一生受益的健康习惯。
此外,盖德口腔还连续六年深入青海、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参与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山中雏菊 筑梦同行”公益项目。团队为上万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和健康宣教,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并通过他们带动家庭关注口腔健康。
“在中国,超过九成人有口腔问题。虽然不会致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公益,就是要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黄懽说。
行业:搭建桥梁,推动医生成长
除了守护患者,黄懽博士也深知医生成长对行业的重要性。
2008 年,他牵头联合UCLA、哈佛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口腔专家,成立世界牙科培训中心(WDTC),为中国口腔医生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学习平台。WDTC的培训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提升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通过培训,许多医生反馈其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有助于让更广泛区域的患者受益。
17年来,WDTC已培训超5000名牙科医生,将精准种植、牙科美学等前沿技术带到全国各地。与此同时,他还创立了牙科圈医生专业社交平台,汇聚了35000多名注册会员,医生们在此分享病例、交流新技术。“只有医生成长了,患者才能真正受益。”黄懽的这句话,成了平台的初心。
发展:数字化与美学双驱动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公众对口腔的需求已从“治病”转向“预防+美学”。盖德口腔在国内率先引进数字化诊疗技术,实现牙冠设计3D打印、病例数据长期留存,让诊疗更精准高效,也让患者体验更舒适。
同时,盖德口腔将“美学牙科”与健康相结合。无论是隐形矫正,还是微笑设计,医生始终坚持一句话:“美观的前提是健康,健康才能长久。”
结语:让预防成为全民共识
十三年来,黄懽博士始终坚守一句话:“预防与治疗同样重要,治疗的目的不是结束,而是防止复发,保持健康。”
这份初心,让患者一生都能依赖自己的牙齿,让基层医生不断成长掌握前沿技术,也让中西部山区的孩子们从小学会科学护牙。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推进的今天,“预防胜于治疗”已不再只是一个医学理念,而正逐渐成为全民健康意识的共识。
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诊所,不再是因为牙疼,而是为了守护未来;当更多国人到80岁仍能保有20颗健康牙齿时,我们会看到:黄懽博士所探索的道路,不只是个人的坚守,更是中国口腔医疗转型的缩影。
他用一份医生的初心,推动了一场从“治病”到“预防”的变革。
-------
稿件说明:
本文为人物专访,旨在分享黄懽博士在口腔健康领域的理念与实践,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涉及的口腔健康知识不构成具体诊疗建议,公众如有口腔问题,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咨询。盖德口腔为本次专访的受访方提供相关信息,本报道不属于医疗广告宣传。
盖德口腔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北路阳光上东安徒生花园32号楼底商102-103
北京盖德口腔已持续为酒仙桥、颐堤港、阳光上东、安徒生花园、滨河花园、丽都水岸、观湖国际等社区提供口腔诊疗服务13年。
预约电话:010 5130 7250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09:00-17:30
官方网站:www.gaidechina.com
官方公众号:搜索"北京盖德口腔门诊"
京ICP备180178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