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行业
  • 财经
  • 综合
  • 热点
  • 科技
  • 商业
  • 要闻
  • 观点
  • 经济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健康
  • 生活
  • 国际
  • 国内
  • 教育
logo
  • 国内 >
  • 正文

《破局》:总台CGTN向全球发布中国抗疫专题片

2023-01-08 13:24:54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对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入境中国不再需要进行隔离,只需在入境前48小时内申报核酸检测结果。这项政策的改变在中国三年的抗疫历程中是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针对中国防疫措施调整,CGTN面向全球重磅推出专题片《破局》。专题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各领域权威专家和关键当事人的声音,结合主持人评述、数据、图表,有理有据地向全球受众阐明,疫情以来,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主动、科学、有序制定防疫政策,并基于疫情发展和变化,不断优化调整政策,为疫苗药物研发赢得窗口期,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专题片以国际视角回顾中国抗疫三年历程,有力回击了西方对我防疫政策放开时机和准备情况以及医疗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抹黑和质疑。


(资料图片)

中国抗疫的经验和成效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世界多地也先后发现。一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疾病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三年来,这个名字总与封锁、核酸检测、口罩、伤痛,甚至死亡相关。

专题片以充满烟火气的场面开场,进而回顾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经验和成效,突出中国的科学决策、制度优势以及人民至上的理念。例如,针对疫情初期的封城,专题片引用了2020年3月《科学》杂志发表的由来自中、美、英等国20多位权威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封城措施将新冠病毒传播至其他城市的时间平均推迟了约2.91天,这一举措为中国130多个城市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额外的准备时间。

但是封锁不是应对疫情的最终解决方案。如何与病毒作战并将其对公众的威胁降到最低是中国政府的目标。2019年疫情暴发后,中国立即分享了该病毒的首个全基因组序列,并开始了疫苗研发。2020年4月,中国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进入第二阶段临床试验。这是世界上首个进入该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2020年12月31日,中国首个新冠病毒疫苗附条件上市。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逾34.6亿剂次,疫苗全程接种率超过90%。

三年来,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中国始终坚持积极评估现实,动态调整防疫政策。片中主持人细致梳理九版方案推出时机和原因,向海外用户阐明中国的防疫政策是基于疫情动态发展,进行的主动、有序、科学、可控的政策调整。

通过回顾,可以看出,三年抗疫过程使中国避开了毒性更大的变异毒株,赢得了疫苗、药物研发时间,降低了重症率和死亡率,体现了中国政府一直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表示,世卫组织乐见中国针对防疫政策进行调整。她认为,各国都需要在病毒防控、经济发展和社会正常运行之间找到平衡。

全面统筹防疫和经济发展

三年来,新冠病毒蔓延扰乱了全球的诸多行业。世卫组织数据显示, 全球旅游业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前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为3.5万亿美元。2020年,这一数字降至1.6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到2020年底,90%的国家经济规模比年初有所下降,并预计2020年和2021年,全球GDP累计损失将超过12万亿美元……

中国政府全面统筹防疫和经济发展,保证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成为当年唯一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为近10年来最快增速,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和中国政府的目标。数字经济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占国内生产总值近40%。2022年的前十一个月,中国的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4.2%。中国的经济总量预计将超过120万亿元。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

面向未来

中国有14亿人口, 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6亿,是面对新冠病毒最脆弱的人群。保护老年群体成为目前抗疫的主要任务之一。截至2022年11月28日,仍有约2500万老年人未接种疫苗。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快速做出反应。例如,对于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注射疫苗的人,推出吸入式疫苗。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认为,当下,最重要的是,需要向公众解释为什么会有新的措施出现,并迅速为老年人接种疫苗,同时储备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

正如视频中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国家防灾中心主任杰夫·施勒格尔米尔希所说,归根结底,这并不是一个追求“完全无害”的竞赛,而是哪种方法比其他方法造成的伤害更小……近一段时间,中国政府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稳定药品价格和供应。例如,在北京,政府向5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派出50多人组成的联合工作组,缓解防疫药品紧缺局面。来自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该公司在一周内为北京的4000多家客户提供了300多万盒抗疫药物,其中包括300家医院、2200多家社区卫生中心和1500多家零售药店。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三年历程,让中国学习了很多,也让中国感悟了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在与病毒的斗争中,中国一直保持着科学和严谨的态度,牢牢掌握抗疫战略的主动权。未来充满机遇,随着国内各行各业持续恢复,中国与世界也将重建互联互通,迎来新的发展。

原标题:《破局》:总台CGTN向全球发布中国抗疫专题片
责任编辑:{ij7}

    为您推荐

  • 《破局》:总台CGTN向全球发布中国抗疫专题片

    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对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
  • 青岛上市公司总数达79家 2022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

    青岛市2022年金融业加快发展,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 49万亿元、2 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2%、11 6%。近日,《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
  • 当前动态:跨境旅行开启:亚洲多国“抱团”欢迎中国游客 广州旅客9万元机票飞洛杉矶

    2023年1月8日0时17分,自多伦多始发的南航CZ312航班落地广州白云机场,成为中国三年来首次全面放开入境限制后的首个入境航班,全体航班旅客无
  • 【环球时快讯】广发策略:“春季躁动”助力“破晓”

    A股“破晓”&港股“天亮了”是22年底的“胜负手”。11 10《破晓,AH股光明就在前方》、11 13《港股“天亮了”》以来的持续判断:港股牛市A股修
  • 热推荐:天津大学“海棠杯” 131个硬科技项目大比拼

    本报记者张立摄  天津北方网讯:1月6日,以创新创业天大担当为主题的第四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大学科技园(津
  • 环球热资讯!2022年楼市回顾:成交规模缩回7年前 百城新房价格7年来首跌 超千条政策密集“轰炸”

    2022年已经结束,回顾全年,房地产市场多方承压,房价和成交规模跌回多年前,供应端和需求端的活跃度都较低。机构研究数据显示,多城新建住宅
  • 【全球速看料】中钢协屈秀丽:钢企间分化明显 兼并重组步伐将加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在第十八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2年会上表示,
  • 中钢协屈秀丽:预计去年我国粗钢产量约10.1亿吨 实现压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朱玥怡)1月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屈秀丽在第十八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2年会上表示,
  • CES2023强势回归线下 中国参展商开启出海冲刺模式

    2023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从1月5日开始,展会为期四天。根据CES统计数据,今年有来自173个国家或地区的超3100家的参展商,超47
  • 新年伊始,村民的回家路亮堂了

    天津北方网讯:“亮了,亮了!以后晚上出来再也不怕黑了!”昨天,宁河区潘庄镇西孙庄村的孩子们看到亮起来的路灯,高兴地喊着。“我们终于赶
  • 天天快讯:程林庄路地区积水片改造完工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2022年度本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中心城区防汛排涝补短板工程积水片改造二期工程(程林庄路地区)已完成
  • 热点聚焦:武清区确定2023年10项民生工程 这10项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昨天从武清区获悉,武清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武清区2023年10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  保障一老
  • 焦点快报!新区出台2023年攻坚行动计划 谋划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日前在滨海新区召开的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滨海新区出台2023年攻坚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滨城”高质量发展。  据滨海
  • 天天热讯:银保监会“三个办法一个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贷款资金挪用“追责”

    2023年1月6日,银保监会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进行修
  • 观热点:深圳机场码头新开往返香港中港城码头航班 每日“三进三出”

    南都讯记者刘诗豪伴随着徐徐海风,1月8日上午九点半,首班从香港中港城码头出发的航班,缓缓驶入深圳机场码头。深圳机场码头从今日起新开往返
  • 上海航运交易所:本周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恢复较慢 多数远洋航线运价走低

    【上海航运交易所:本周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恢复较慢多数远洋航线运价走低】上海航运交易所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显示,元旦小长假后
  • 当前速讯:牧原股份:公司现阶段商品猪完全成本略低于15.5元/kg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您好,请问公司2022年12月的完全成本是多少?牧原股份(002714 SZ)1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
  • 焦点要闻:牧原股份:目前公司屠宰肉食板块未在外部平台布局C端销售业务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贵公司今年会考虑介入或者尝试鲜肉零售端吗?也让我们股东和广大群众吃上放心的牧原品牌肉啊
  • 短讯!新华全媒+|河南汉魏洛阳城发现魏晋时期大型水道遗迹

    转自:新华社客户端原标题:新华全媒+|河南汉魏洛阳城发现魏晋时期大型水道遗迹来源:新华社记者日前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
  • 天津发布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中药协定方推荐方案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为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我市最新制定了《天津市治疗新冠病毒
  • 每日速递:2.2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市财政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2022年拨付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共计2 23亿元,进一步提“质”增“量
  • 全球新动态:回家的路 温馨又安全──天津滨海机场春运首日见闻

    天津北方网讯:“乘坐四川航空3U3365航班前往海口的旅客,您乘坐的航班马上就要停止办理值机手续了,请抓紧时间办理值机。”“您好,您的行李
  • 全球微速讯:新版长护险政策施行 缴费标准、待遇标准等均有所调整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深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近日出台,自2022年12月15日起施行。与两年前出台的《天津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当前热议!国际锐评丨美国防疫惨不忍睹,还有何脸到处指手画脚

    随着迄今最具传染性的新变种(xbb 1 5)蔓延,新冠病例和住院人数在迅速增加、xbb 1 5的流行率像火箭一样飙升、休斯顿,一个以世界一流医疗系
  • 世界快资讯:北京发布优化新冠治疗费用医保政策

    证券时报e公司讯,北京发布优化新冠治疗费用医保政策:参保患者在本市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11类疑似症状(发热、
  • 当前速读:2023年春运成都两大机场将迎客流高峰 多家航司加密航线

    中新网成都1月8日电(单鹏)2023年春运7日正式拉开帷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简称双流机场)7日发布消息称,今年春运期间,双流机场预计执行航班约2
  • 苹果在印度招聘员工 本季度或开首批旗舰店

    【苹果在印度招聘员工本季度或开首批旗舰店】1月6日,苹果的职业页面列出了12个不同的职位空缺,试图填补“印度境内的不同职位”,包括技术专
  • 美加墨下周开峰会 “电力歧视”或成焦点

    【美加墨下周开峰会“电力歧视”或成焦点】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1月6日报道,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领导人将于下周举行峰会,届时一个重要争
  • 世界观焦点:今起这些变化与你有关!

    【今起这些变化与你有关!】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你我的生活,会有哪些具体变化?日常出行、愿检尽检、
  • 焦点消息!河南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古,有重要进展!

    转自:新华视点公众号记者日前从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获悉,河南汉魏洛阳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发现魏晋时期大型水道

相关推荐

  • 《破局》:总台CGTN向全球发布中国
  • 青岛上市公司总数达79家 2022年新
  • 当前动态:跨境旅行开启:亚洲多国“
  • 【环球时快讯】广发策略:“春季躁
  • 热推荐:天津大学“海棠杯” 131个
  • 环球热资讯!2022年楼市回顾:成交
  • 【全球速看料】中钢协屈秀丽:钢企
  • 中钢协屈秀丽:预计去年我国粗钢产
  • CES2023强势回归线下 中国参展商开
  • 新年伊始,村民的回家路亮堂了

阅读排行

  • 环球快资讯:河南汉魏洛阳城考古,重要进展!
  • 全球滚动:下周,河南将出现两轮雨雪!湿冷加剧,要记得及时添衣
  • 环球热头条丨新春走基层:“天财思享+” “圈粉”年轻人
  • 天津海事局保障春运期间LNG等重点能源物资运输
  • 当前关注:春节临近,津城市场年味渐浓
  • 世界简讯: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发布 吸引国际人才来津创新创业
  • 世界简讯:天津去年城镇新增就业36.05万人 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18万人:广铺“就业路” 夯实民生之本
  • 【焦点热闻】深圳出台全国首部细胞和基因产业专项立法
  • 信息:新华全媒+|6000万人次的跨越——琼州海峡跨海铁路轮渡开通20周年
  • 环球即时看!我国首次散船进口巴西玉米

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中国北京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3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