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频发,室内通风换气、家庭和个人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手与外界接触最为广泛,所以传播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就多。日常中,我们除佩戴口罩外,正确洗手是阻断病毒传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手卫生日”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年倡议发起,旨在强调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重要性。
(资料图片)
今年“世界手卫生日”主题是:Accelerate action together.SAVE LIVES---Clean Your Hands团结起来 加快行动 拯救生命---清洁您的双手。
什么时候需要手卫生?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手卫生“五大时刻”,请您记住“两前三后,把好五关”。
下面,我们以七步洗手法为例,再来学习一下!
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不少于15秒。
洗手常见误区误区一:只用“水洗”
不用肥皂或洗手液,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体停留在手上。
误区二:洗手时间不足
双手揉搓不少于15秒,时间过短,不能有效去除病原体。
误区三:湿巾代替洗手
用湿巾擦手代替洗手,不能彻底去除手部污染。
误区四: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
手套有一定的渗透性,所以摘下手套后务必洗手。
误区五:共用干手毛巾
最好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或一人一条毛巾,合用毛巾会引起病原菌传播。
通过手卫生可以切断感染传播的途径,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让我们从自己做起,认真洗手,正确进行手卫生!
院感防控为大家,院感防控靠大家!
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但也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供稿:感控科
编辑:古道峰
初审:佘玲玲
终审:张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