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过了立夏,端午节就临近了,看到菜场里有许多卖粽子的摊主,我想起了儿时卖粽叶的往事。
儿时生活在农村,每到端午节时,村民们就会聚在一起到河边采摘粽叶,将糯米、红枣和咸鸭蛋洗净备好,待到端午节的头天晚上,大婶大妈们就坐在煤油灯下,手脚麻利地包粽子,一派节日气氛。
那昝子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可粽叶是紧俏货,城里菜场根本买不到,有的人就到农村去买。有时粽叶需求量大,价格就会往上涨,城里人感觉有点吃黑(吃亏),就跟农民讨价还价。农民也会诉苦,告诉人家下河采粽叶,深一脚浅一脚的比较危险,往往一上午只能采几斤粽叶,手上、腿上全是蚊虫叮咬的包。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讲着讲着就笑起来了,价格也就让下来了。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我中午放学回家,路上遇到有人来村里买粽叶。我把客人领到家,让客人边喝茶边等候,这时,我家妈正好采粽叶回来,客人看到颜色碧绿的粽叶,直夸粽叶质量好。一问价格有点高,就私下跟我家妈说好话。我家妈开始不同意,说是顶着烈日下河,浑身都湿透了。但看到客人朴实厚道,家里又着急包粽子送人,也就心软了,不但没涨价,还到自留地割了十几斤青菜送给客人,客人非常感激,紧握着我家妈的手说:“端午节,粽飘香,大妈之情终难忘。”我在一旁也打趣地来个了顺口溜:“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蘸上糖……”
一席话,把我家妈和客人都逗乐了。朱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