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行业
  • 财经
  • 综合
  • 热点
  • 科技
  • 商业
  • 要闻
  • 观点
  • 经济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健康
  • 生活
  • 国际
  • 国内
  • 教育
logo
  • 财经 >
  • 正文

当前快播:AMRO报告:经济复苏势头增强 东盟+3预估2023年增长4.6%

2023-04-12 15:57:41 来源:新华财经

近期,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简称AMRO)发布了2023年年度展望报告《ASEAN+3 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2023》。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就东盟+3区域的经济情况进行回顾与展望,并分析2023年将面对的风险,以及各国目前的政策空间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东盟+3区域的减碳之路。本篇将着重介绍报告中第一部分关于东盟+3的经济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总体而言,东盟+3地区在2022年增长了3.2%。展望未来,东盟+3的增长充满了不确定性,调整后的政策组合对于应对2023年将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预估2023年东盟+3增长4.6%。

一、东盟+3区域近期经济发展与展望

1.向“新常态”的艰难过渡

疫情后的2022年“复苏”充满了挑战。2022年初,大多数地区都在与高传染性的奥米克戎变异新冠肺炎作斗争。随后,俄乌冲突于2月爆发,并升级为危机,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创下多年新高。创纪录的高通胀率迫使美国更快、更严厉地收紧货币政策,扰乱了全球金融市场。

2022年中日韩增长受到反复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高通胀和特殊的国内因素的影响,而由于国内需求和净出口的强劲反弹,东盟地区的增长比中日韩更为强劲。东盟经济体在2022年年初重新开放,尽管年初出现了大规模的奥密克戎感染,但感染率在年中显著下降(新加坡除外),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经济体到年底报告的每日病例不到25例。对国际游客重新开放边境也有助于促进依赖旅游业的经济增长。此外,东盟+3的大部分国家目前正处于商业周期的早期阶段。该地区大多数经济体的负产出差距正在缩小,但实际GDP仍低于趋势水平,反映出疫情给经济带来了一些创伤。

2.内需引领增长

2022年,国内需求支撑了该地区的复苏。新冠肺炎控制措施的解除释放了被压抑的需求,导致消费者支出和投资激增。2022年全年,私营部门支出强劲,抵消了下半年净出口的拖累。延长现金券和家庭价格补贴以及企业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对于保持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支持国内需求至关重要。

私人消费一直是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东盟经济体受益于大规模疫苗接种的快速进展,使当局能够放松流动限制并重新开放边境。居民的流动性已经超过了该地区疫情前的水平。中国随着经济摆脱动态清零的新冠肺炎政策,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改善,私人消费预计将复苏,2023年春节期间强劲的假日支出预示着经济复苏的强劲势头。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改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就业分项指数的上升可能会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信心。对于该地区其他地区,尽管通货膨胀和家庭债务可能会影响消费者情绪,但预计私人消费仍将保持稳定。

该地区大部分地区的国内投资持续改善,尽管速度较慢。尽管利率因美联储加息和通胀压力上升而有所调整,但信贷状况总体上仍具有支持性。但是,随着因疫情推动的消费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全球半导体行业和全球贸易的下行周期使该地区电子行业的投资前景降温。展望未来,全球经济疲软和借贷成本上升可能会阻碍投资复苏。

3.出口面临挑战

2022年,在全球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东盟+3出口温和增长;随着2023年需求进一步放缓,预计出口增长将减弱。随着美国和欧元区等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活动放缓,中日韩和东盟-6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的出口在2022年10月份开始萎缩。2022年,这些经济体的出口总值增长了6%,而2021年为增长26%。由于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货币政策紧缩,预计2023年欧元区GDP增长将放缓。同时,美国持续的紧缩货币政策抑制了经济活动,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放缓。所有这些都将转化为东盟+3出口的外部需求疲软。此外,美国于2022年10月对中国半导体公司实施的出口管制可能会大大削弱全球半导体贸易,因为中国是该行业最大的进口国。

由于东盟+3地区的边境重新开放,2022年服务贸易保持强劲,预计2023年将进一步加强。2022年前三个季度,服务业出口平均增长14%(同比),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与此同时,由于边境重新开放,旅游服务业的扩张最为强劲,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随着中国2023年重新开放边境,服务贸易预计将在2023年加强。这将有助于抵消由于全球贸易放缓而导致的运输服务增长放缓的预期。

2022年前三季度,流入东盟+3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保持强劲,零售行业继续吸引海外投资者最大兴趣。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额达5100亿美元,略低于2021前三季度,但高于前几年同期。其中,中国是最大的接受国,占该地区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近一半。就行业而言,零售业继续吸引海外投资者的最大兴趣,占2022年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马来西亚项目公告数量最多,而投资者对其他行业的兴趣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4.部分劳动力市场复苏

由于更全面的经济重新开放,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状况普遍改善。随着遏制措施的解除和跨境旅行的恢复,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旅游和线下高接触行业的就业在2022年第四季度出现了好转,录得正增长。公用事业、卫生、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重要行业的就业增长持续强劲。2022年,在企业恢复招聘的支持下,名义工资增长有所加强。该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率大多已恢复,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经济体危机前的水平。然而,总就业人数仍低于疫情前,特别是在采矿和建筑等不可能远程工作的行业。这部分“就业缺口”估计约为1200万个工作岗位(在没有发生疫情的情况下,占总就业人数的3.5%)。这一缺口反映了在疫情期间回国但尚未返回东道国经济的外国工人填补的工作岗位。由于就业增长仍处于萌芽状态,一些经济体的总体失业率仍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尽管与2020年疫情高峰相比大幅下降。韩国和新加坡是劳动力市场似乎已经完全复苏的明显例外。

该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尽管就业趋势是积极的,但各行业的前景并不均衡。随着企业变得更加谨慎,全球贸易放缓可能会抑制制造业就业前景。而跨境旅行限制的解除,将有助于外国工人在2023年更全面地回国。从中期来看,疫情期间长期失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创伤仍然是一个重大风险,尤其是对低技能和非正规部门的工人来说,他们很难利用提高技能和再就业技能的就业优惠政策。

5.高通胀还会持续吗?

2022年,全球和地区通胀率创历史新高。2022年初,由于乌克兰危机导致燃料、粮食和其他大宗商品供应中断,发达经济体被压抑的需求释放,以及供应链瓶颈的持续影响,全球通货膨胀率飙升,运输货物和服务攀升。在发达经济体积极收紧货币政策之后,该地区大多数货币贬值,加剧了大多数国家国内价格的上涨。

及时的管制和政策措施防止了东盟+3地区的通货膨胀加剧。能源进口国日本和韩国降低了燃料进口税,并为消费者和企业补贴燃料产品。韩国还收紧了货币政策,以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几乎所有东盟经济体均扩大了燃料补贴。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暂时禁止出口棕榈油、食用油和家禽等关键食品,以确保国内市场有足够的供应,以遏制食品价格上涨。在中国,较高的农业产量使食品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通货膨胀得到控制。自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由于中国和欧洲等主要进口国的需求减弱,以及乌克兰的粮食运输有所恢复,大宗商品价格已降至乌克兰危机前的水平。预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下跌,进口通胀可能会降低。

6. 信贷增长放缓

2022年,东盟+3国家的银行信贷活动喜忧参半。在日本,由于政府的零利率政策,信贷增长正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韩国,信贷的快速增长反映了非金融公司对信贷的强劲需求。在东盟,2022年第三季度,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不仅有所恢复,而且有所加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

预计2023年信贷增长将放缓,主要原因是东盟6国(同上)国内需求放缓,经济前景疲软。日本和韩国相对较弱的增长前景可能会影响这两个经济体对银行融资的需求。而中国经济重新开放将支持信贷需求的复苏。东盟6国(同上)信贷扩张速度预计将从2022年的强劲过渡到2023年的放缓,反映出国内需求的放缓,同时也增加了对信贷基本面可能减弱和借贷成本上升的担忧。

2022至2023年利率周期的收紧可能会削弱一些东盟+3银行体系的资产质量。在东盟6国(同上)由于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受到经济活动放缓的伤害,不良贷款可能会增加。而在感受到政策加息的滞后影响之际,疫情时期贷款延缓期的到期或将进一步影响资产质量指标。

7.金融市场跷跷板

自2022年上半年以来,全球金融状况有所收紧,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和欧元区为控制通胀而加息的政策。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将政策利率上调450个基点(截至2023年2月),市场预计2023年上半年将进一步加息。2022年前三季度,中日韩和东盟四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非居民投资组合净流出总额为1120亿美元,主要来自中国债券市场和日本股市,截至2021年底,这些总外流仅占中国未偿债券的0.7%,占日本股市资本总额的0.5%。2022年10月,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在2023年放缓加息步伐,该地区的投资组合资本流动前景有所改善。2022年10月和11月,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和泰国在当地股票和债券市场记录了非居民净购买。

2022年,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给大多数东盟+3国家的货币带来较大贬值压力;由于外汇干预和估值效应,东盟+3国家央行储备大幅下降,但外汇储备总体仍充足。2022年第三季度,中日韩和东盟-5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货币兑美元汇率创下多年低点。2022年第四季度,由于有迹象预计加息步伐将放缓,地区货币兑美元反弹升值。2022年,该地区的外汇储备下降了7100亿美元(或10%)。约一半的下降可归因于当局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以遏制货币对美元(以及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主要币种)的大幅贬值压力。尽管有所下降,但外汇储备总体上仍然充足,超过了短期外债的100%和三个月的进口额。

二、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东盟+3地区的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AMRO报告中区域风险图总结了该地区面临的关键风险因素。

乌克兰危机对全球能源价格的影响对东盟+3增长前景构成了最直接的风险。尽管东盟+3在2022年初的能源价格冲击中总体表现好于其他地区,但全球经济放缓对能源价格的冲击将会更重大。由于该地区大多数经济体都是能源净进口国,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加剧当前的生活成本危机,并拖累作为重要国内增长引擎的私人消费。

美国经济可能会经历硬着陆。由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远高于2%的目标,美联储仍可能会在必要的时间内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立场,以降低通货膨胀,这可能引发衰退。持续的高借贷成本和紧缩的金融状况可能会引发美国经济比目前设想的更加急剧的放缓。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对全球经济的溢出效应将是巨大的。由于美国货币政策立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东盟+3将面临更低的外部需求和更高的资产价格以及资本流动波动。

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新的、毒性更强的新冠肺炎变种。新的病毒变种或亚变种不断被发现,例如快速传播的Omicron亚变种XBB1.5和BQ.1.1,它们占美国当前新冠肺炎病例的大多数。虽然现有的新冠肺炎疫苗在预防严重疾病、住院治疗和死亡方面仍然有效,但一波新的疫苗抗药性感染可能会促使重新采取遏制措施,使该地区的卫生保健能力紧张,并破坏其经济全面复苏的前景。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网络攻击是长期存在的风险。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由于气候变化,该地区面临着更频繁或极端天气事件的风险。应对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需要直接的财政负担。而随着该地区通过数字平台日益互联,对卫生系统、政府机构和教育机构等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风险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如果没有足够的保障措施,可能会出现对数字化的强烈反对,对生产力的提高和长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三、AMRO对于东盟+3区域2023-2024年的宏观经济预测

随着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以更温和的速度扩张。2022年连续几轮货币政策紧缩后,金融状况趋紧,将给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和投资带来压力。尽管全球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见顶,但通货膨胀仍然居高不下。因此,美联储可能会在2023年继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尽管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乌克兰危机预计将持续。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全球供应链压力在2022年下半年大幅缓解,并可能在2023年有所改善。

新冠肺炎控制政策的放松,应该会刺激地区旅行和旅游活动。复苏速度也将受到国际航空旅行以及接收经济体酒店和旅游部门能力限制的影响。因此,旅行和旅游活动预计将在2024年之前保持在疫情前的水平以下。

AMRO预计,尽管全球环境充满挑战,但东盟+3地区在2023年将以4.6%的更快速度增长,2024年为4.5%。该地区增长的改善主要反映了中日韩经济体的经济复苏预期,预计其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2.6%回升至2023年的4.5%。东盟地区的增长率预计将从2022的5.6%放缓至2023的4.9%。随着新冠肺炎控制措施的取消和经济的全面重新开放,预计中国将引领经济反弹,日本的GDP增长预计将大幅改善,而韩国的GDP增长预期将下降,主要是由于外部需求疲软。东盟国家方面,由于美国和欧洲经济放缓导致外部需求疲软,预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的GDP增长速度将放缓。旅游业的复苏将部分抵消商品出口的负面前景。预计2023年,中国游客的回归将大大推动地区旅游业,尤其是柬埔寨和泰国的旅游业。文莱和缅甸的增长将主要由国内消费和投资支出的复苏推动。

预计2023年东盟+3的总体通胀率为4.7%,低于2022年。不包括老挝和缅甸,由于货币贬值,这两个国家可能会继续经历高通胀,预计2023年该地区其他地区的通胀率将达到3.4%。由于更大的需求压力,预计2023年印尼和缅甸的通货膨胀率会更高:几种补贴燃料的价格上涨(印度尼西亚);以及持续的货币贬值(缅甸)。

四、关于政策的考量因素

随着东盟+3的经济复苏势头增强,该地区的政策制定者基本上已经结束了疫情期间推出的特别刺激措施,并正在转向恢复政策缓冲。利用一系列政策工具进行校准的政策组合对于实现多个政策目标至关重要。

1.各国策略空间

东盟+3的财政空间普遍缩小。由于一些经济体当局提高了公共债务上限(马来西亚和泰国)或暂时暂停了预算赤字上限(印度尼西亚),以适应2020-2022年的额外财政支出,该地区的公共债务与GDP之比有所上升。AMRO评估认为,大多数东盟+3经济体的财政空间仍然适中至充足,但日本、老挝和缅甸的财政空间仍有限。

货币政策方面,鉴于通胀上升,该地区大多数央行2022年开始提高政策利率。一些央行(韩国和菲律宾)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将政策利率提高到中性水平以上,以控制通胀并稳定预期。在其他经济体(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政策利率已经提高,但考虑到现有的经济疲软,总体货币条件仍然宽松。AMRO评估认为,截至2022年底,大多数东盟+3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空间适中,柬埔寨、日本、老挝和缅甸的货币政策余地有限。

2.各国政策立场

财政政策方面,由于财政空间明显缩小,该地区大多数当局计划在2023年转向财政整合。2022年,该地区一半经济体的财政赤字扩大,另一半经济体则缩小。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复苏速度、疫情支持支出的解除、支出计划的重组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横财”等特殊因素的差异(文莱和印度尼西亚)。预计2023年大多数经济体的财政平衡将有所改善,因为收入将强劲增长,疫情相关支出将减少。同时,财政整顿的速度和规模将取决于具体国家的经济情况、政策重点和制约因素。短期内,一些经济体仍然需要持续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在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生活成本大幅增加或新冠肺炎死灰复燃、经济复苏尚未完全站稳脚跟的情况下。

货币政策方面,对于通胀情况高于本国目标的经济体,货币政策或保持紧缩。在韩国和新加坡,产出差距的迅速缩小和劳动力市场的稳固促使2022年采取更先发制人的货币政策紧缩,以控制通胀压力。韩国央行以更积极的步伐收紧政策,将其政策利率提高到远高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取了先发制人的行动,自2021年10月以来逐步将中枢利率重新调整,并提高了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区间的斜率。尽管通胀压力已基本缓解,但这两个经济体的总体通胀率仍高于疫情前的平均水平。在菲律宾,央行提高了政策利率,以遏制通胀上升和第二轮效应的出现。

而在产出缺口为负的经济体中,货币条件可以保持宽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已经提高了政策利率,但由于通货膨胀普遍得到控制,加上经济疲软,当局能够保持支持增长的货币条件,即政策利率低于中性利率。

宏观审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中立,这对于支持增长是合适的。随着疫情的消退和经济活动的恢复,大多数经济体已经开始减少宏观审慎调节,但还没有达到紧缩政策的程度。

信贷政策应继续正常化。紧急债务暂停是为了让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企业在疫情期间暂缓履行债务义务,许多经济体正在逐步取消。该地区的银行也一直在密切监测其贷款质量,并增加准备金,以应对监管宽容的解除。然而,鉴于经济复苏中的部门差异,在仔细监测的同时,仍应有针对性地支持落后部门中遭受重创但有生存能力的企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ij7}

    为您推荐

  • 当前快播:AMRO报告:经济复苏势头增强 东盟+3预估2023年增长4.6%

    近期,东盟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简称AMRO)发布了2023年年度展望报告《ASEAN+3REGIONALECONOMICOUTLOOK2023》。报告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
  • 当前资讯!国家能源局:今年我国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梁昌新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预计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可能超过13 6亿千瓦,较去年有较大
  • 自然资源部: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加约130万亩

    据自然资源部4月12日消息,自然资源部今日举行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综合司司长杜官印在发布会上就《2022年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公报》
  • 国家能源局:形成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 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攻关

    据中国网,国新办于4月12日下午3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就是要
  • 天天微速讯:惠云钛业:国内各类客户销售价格上调700元人民币/吨 国际各类客户出口价格上调100美元/吨

    惠云钛业(SZ300891,收盘价:11 08元)4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根据近期市场行情及实际情况,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价格委员会研究决定,自2
  • 天天关注:WTT新乡冠军赛:王曼昱晋级八强

    原标题:WTT新乡冠军赛:王曼昱晋级八强4月11日,王曼昱在比赛中庆祝得分。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当日,在河南新乡举行的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
  • 电动车电池爆炸由谁赔偿?听听律师怎么说

    近年来,随着电动车购买数量不断增长,电动车起火爆炸事故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据统计,2022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 8万起,接
  • 世界观察:俄称打死530名乌军 乌方坦克藏坑里当大炮

    4月10日,俄方称打死530名乌军士兵,还击毁美制M-777火炮等装备。乌方则称击退俄58次攻击,击落6架无人机。
  • 世界速读:印媒:美国筑“闪电墙” 叫板解放军歼-20

    印媒称美军F-35A进驻嘉手纳,欲用三型F-35打造“闪电墙”。专家称,美国或利用隐身战机“探路”,为介入台海做准备;而歼-20数量和性能在西太
  • 焦点讯息:今年沙尘天气为何偏多 中央气象台给出答案

    中央气象台预计,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较近十年同期偏多。今年春季,蒙古国南部至内蒙古中西部沙源地降水少、气温高,有蒙古气旋南下影响
  • 每日关注!“淄博老板娘为赶高铁小伙1v1烤串”上热搜!淄博烧烤凭啥又火了

    4月12日,“淄博老板娘为赶高铁小伙1v1烤串”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9日,一男子着急赶高铁又想吃淄博烧烤,点了很多东西,老板娘怕他来不及烤
  • 当前快讯:一季度35家航司执飞航班量同比正增长,7家超2019年同期

    一季度35家航司执飞航班量同比正增长,7家超2019年同期
  • 全球头条:南财快评:一季度社融显著回升,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

    据央行数据显示,3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 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079亿元,比上月环比多增22240亿元。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与环比均
  • 当前播报:“映山红行动”谱写资本市场“江西红”

    巍巍井冈山,漫漫映山红。江西省委省政府自2018年战略性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5年来,“映山红行动”蹄疾步稳,江西上市公司如映山红一
  • 天天观热点:【利率债发行结果】23农发01(增6)中标利率为2.2581%

    23农发01(增6)中标利率为2 2581%
  • 每日快讯!RCEP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据中国商务部12日消息,菲律宾
  • 特大火灾已致17人伤亡!韩总统宣布此地为特别灾区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12日宣布,将11日发生特大森林火灾的江原道江陵市划为特别灾区。截至目前,火灾已造成1人死亡,16人受伤。  据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郑锦阳去世 享年95岁

    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微博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郑锦阳于2023年4月11日晚去世,享年95岁。  据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郑
  • 世界今头条!内蒙古: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考生如何报考?

    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启动,有关高校已于近日陆续公布招生简章并开展报名。符合条件的我区考生请密切关注招生简章,按要求做好报考准备。如
  • 上海数据交易所参加香港国际创科展,首提数字资产沪港联动机制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2023年是沪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二十周年。随着数据要素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合作成为今年沪港合
  • 焦点速讯:日本人口数量连续12年减少

    据央视新闻,日本总务省12日发表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日,包含居住在日本的外国公民在内,日本总人口为124947000人,比此前一
  • 振华风光:国内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市场持续向好,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38.59%-50.14%

    振华风光4月11日公告,公司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 1亿元至3 2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 25亿元至1 40亿元,同比增长67 45%-75
  • 天天观焦点:下班了也得紧盯微信?法院:让“隐性加班”不再隐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钟雨欣北京报道近年来,“996”“007”等超时加班问题日益凸显,随着社交媒体不断普及,工作与生活的边界也逐渐模糊。近日
  • 世界今亮点!湖北放大招:个人贷款消费 财政最高贴息3000元!

    继购车补贴后,湖北促消费再放大招!4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健发展接续政策》,围绕扩大有效投资、
  • 全球球精选!2023卫生人才网准考证打印

    202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为4月6日-23日,考生可登录国家卫生人才网(原中国卫生人才网,www 21wecan com)打印准考证。20
  • 天天短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总务处一行前来西安欧亚学院参观交流

    4月10日下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总务处副处长王运思一行9人来西安欧亚学院参访交流,西安欧亚学院后勤集团总经理任龙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孙俊
  • 江苏科技大学2个专业获批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立项建设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 0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名单,遴选建设100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 0专业,江苏科技
  • 全球要闻:华中科技大学深化与欧洲高校交流合作

    3月27日至4月5日,副校长陈建国率团出访欧洲,先后访问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巴黎高等矿业学校,英国伯明翰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德国慕尼黑
  • 环球即时看!武汉工程大学首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秀奖

    近日,由科技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在杭州落幕。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袁军、贾丽慧教授团队研发的“印制电路
  • 视焦点讯!快讯|仇保兴 :深圳华强北集群为何能成为“科创”引擎?

    4月12日,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承办的“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京津冀对话粤港澳:融合与共生

相关推荐

  • 当前快播:AMRO报告:经济复苏势头
  • 当前资讯!国家能源局:今年我国全国
  • 自然资源部:2022年全国耕地净增加
  • 国家能源局:形成现代化能源产业体
  • 天天微速讯:惠云钛业:国内各类客
  • 天天关注:WTT新乡冠军赛:王曼昱晋
  • 电动车电池爆炸由谁赔偿?听听律师
  • 世界观察:俄称打死530名乌军 乌方
  • 世界速读:印媒:美国筑“闪电墙”
  • 焦点讯息:今年沙尘天气为何偏多

阅读排行

  • 最高检水利部联合发布保护黄河水安全典型案例
  • 当前热讯:二季度信用市场期待与展望
  • 恒指早盘收跌0.59%
  • 农村修路房屋被拆如何赔偿?
  • 【环球聚看点】保护黄河河道!《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
  • 世界头条: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条例
  • 今日聚焦!4月15日,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专场招聘会等你来!
  • 河南自贸试验区阔步迈向2.0时代
  • 【天天速看料】拜登签署法令,正式结束美国新冠疫情“国家紧急状态”
  • 普京:俄社会经济发展向好 政府大幅上调预期

291 32 36@qq.com

Copyright © 1998-2015 by 中国北京网版权 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3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